汪士钦遭遇大规模网暴,被骂“娘娘腔”,对年轻球员何必如此?

在“熊猫杯”第三场比赛中,中国U22国足0-0战平乌兹别克斯坦。比赛第73分钟,中国后卫汪士钦因为一个不冷静的推人动作,被红牌罚下场,导致中国队场面吃紧。赛后,汪士钦迎来了一轮媒体上大规模的质疑、嘲讽甚至谩骂,这名年仅22岁的新科国脚,正面临着舆论环境最糟糕的时刻。

其实这不是汪士钦在熊猫杯期间第一次遭遇骂声。首轮比赛,他因为一次解围失误送给越南队进球,同样在赛后收到了海量的谩骂。但实际上,熊猫杯只是一个友谊赛性质的锦标赛而已,不涉及任何正式比赛排名或成绩要求,中国队此次也主要以练兵为主,主教练安东尼奥甚至3场换了3个门将。而在这样一种性质的比赛中,汪士钦的失误仍让自己深陷“口水”当中,不知道的还以为中国队因为他丢掉了奥运出线资格,足见中国足坛的舆论到了如何苛刻的地步。

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很多谩骂汪士钦的声音,不是在攻击他场上的表现,而是攻击他的长相。因为汪士钦留长发、喜欢做美甲,被很多人攻击是“娘娘腔”、“伪娘”甚至“二椅子”。坦白讲,这种针对外貌的攻击让人感到很费解,因为喜欢打扮和踢球之间谈不上任何关系。如果说一个球员留长发、爱打扮就要被攻击,那么雷动多、巴乔、以及韩国的“彩妆门将”都应该算作是“娘娘腔”;而除了部分国内“球迷”之外,压根没见过其他人爱在这种话题上借题发挥、行网暴之实的。

实际上,国内有些“球迷”经常在骂球员时,紧盯着某些莫名其妙的地方疯狂输出。例如骂国足“吃海参”,让人不知道的还以为吃海参在中国是某种很让人瞧不起的怪癖;再比如对汪士钦,他球没踢好你说他哪里踢得不行就完事了,非要进行外貌羞辱,除了显得自己很“没品”之外完全没有其他任何意义。

很多国外教练都谈过一个话题:为什么中国球员在国际比赛中总是畏首畏尾、不敢做动作?因为他们只要一有失误,不但教练要骂,球迷也要大规模网暴他们,于是久而久之就没有勇气了,说白了就是被骂傻了。从汪士钦这个例子来看,一次熊猫杯比赛都能让汪士钦陷入网暴的海洋当中,那要是到了正赛上万一有失误,还不得当场下跪谢罪?要知道,他哪怕再差,也是目前国家队最看好的左后卫人选,而且才22岁,如果连这样的球员都不能被允许犯一些错误,那么未来国足还是更适合找程序设定精密、永远不会犯错的人形机器人来踢球。

标签: 国足 奥运 汪士钦 娘娘腔 熊猫杯 中国球迷